一、编制背景
油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既可以巩固脱贫成效,也可以促进现代林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产业兴旺基础。我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全县油茶种植面积约9万亩,是全区油茶重点产区。
2018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桂政发〔2018〕52号)提出全面实施千万亩油茶基地、千亿元油茶产业的“双千”计划。
2024年3月,市政府印发了《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九万山多民族聚居区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工作方案》(柳政办〔2024〕16号),大力发展柳州市油茶产业,实现油茶“扩面”“提产”,打造油茶产业发展示范样板,为高质量发展油茶产业作出积极贡献,巩固拓展九万山多民族聚居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林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和实施油茶“双千”计划有关意见,认真落实市委和市政府“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部署,加快推进融安县和柳州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我县油茶品质,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稳定林农收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提高产业发展质量。结合我县油茶发展实际,制定了本工作方案。
二、编制依据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九万山多民族聚居区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工作方案》(柳政办〔2024〕16号)
三、主要内容解读
《工作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项目实施期、主要工作、工作步骤、组织保障、工作要求和其他注意事项九个部分,下面重点解读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工作目标
建设油茶示范基地7530亩,其中:新造油茶林6930亩,全部配置水肥一体化设施;良种油茶幼林新增水肥一体化设施600亩。力争在项目实施后,实现油茶生产水平显著提升。新造油茶林盛产期亩产茶油达40公斤以上,项目区茶油亩均产量达到20公斤以上。
(二)项目实施期
实施期为5年,即2023—2027年,其中前2年为建设期,后3年为管护期。项目于2028年全面验收。
(三)主要工作
1.新造油茶林(全部配置水肥一体化设施)
(1)造林规模及造林模式。造林规模为6930亩,其中:2023年新造3890亩,2024年新造3040亩,全部配置水肥一体化设施,全部包含病虫害防治。模式共有2种:岑软系列油茶新造模式、岑软系列“油茶+N”套种模式。
(2) 建设要求。执行《关于印发广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林规〔2023〕5号)中关于油茶新造林的技术标准及要求。主要指标为:造林密度控制在53~74株/亩;使用通过国家或自治区品种审(认)定且适宜当地种植的油茶良种,2年生以上大杯苗造林。“油茶+N”模式则参照《“油茶+N”复合经营技术指南(试行)》,油茶造林株数不低于53株/亩且造林密度合理,伴生树种对油茶应“上不遮光、下不抢肥、采伐不压损”。水肥一体化设施原则上应包括水源、蓄水设施、地面管网系统等,各油茶种植基地实际情况配套相应设施,确保水肥一体化设施建得成、用得好。采取招投标或其他不违反中央财政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形式实施。
2.良种油茶幼龄林新增水肥一体化设施
(1)建设规模。实施面积为600亩,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种植的良种油茶幼林内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该任务主要涉及乡镇为长安镇和大良镇。
(2) 建设要求。水肥一体化设施原则上应包括水源、蓄水设施、地面管网系统等,各油茶种植基地实际情况配套相应设施,确保水肥一体化设施建得成、用得好。采取由县级统一开展项目招投标的形式实施。
如对政策解读不明之处,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咨询:
联系单位:融安县林业局
联系地址:融安县商务中心2号楼5楼
邮 编:545400
联系电话:0772-8113253
邮 箱:raxly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