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

融安县安监局 “十三五”规划

来源: 本站  |   发布日期: 2017-11-27 16:23    |  作者: 安监局

融安县安监局 “十三五”规划

安全生产关系全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法》,统筹“十三五”全县的安全生产工作,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创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提升安全生产社会治理能力,切实改善融安县的安全生产条件,根据省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融安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系统意识,积极查补短板,推进安全生产改革创新,推进社会共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为创建“全国宜居城市”, 推进融安绿色发展科学跨越创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规划目标

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生产经营活动死亡率三项指标持续下降,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到2020年,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可控,职业病危害预防取得明显进展,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三、主要任务与重大举措

(一)强化党政同责,严格落实安全责任

一是加强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围绕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目标,建立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分工和责任落实的机制,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整体工作布局之中,把安全生产指标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当中。二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建立完善各行业监管部门、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负责制,明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责任和行业管理部门直接监管责任,明确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三是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确保安全生产投入,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加强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转岗人员等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履职能力。

(二)坚持依法治安,完善安全执法体系

一是规范执法行为。建立行政执法行为制度约束机制,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强内部权力制约,突出抓好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强制权、事故调查权等权力事项的监督工作。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治安中的法治保障作用。二是加强执法保障能力建设。强化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量,确保执法人员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要求。推进执法机构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终端等执法装备的标准化建设。三是创新监管执法机制。以防范事故为目的、以行业领域(企业)安全风险程度为依据,建立完善分级分类的事中事后监管执法办法,实行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一体化监管执法。在一些监管职责交叉、界限不清的行业领域推行联合监管执法,建立完善部门间协同监管和联合治理惩戒机制,通过政府相关网站按时公布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确保安全生产执法工作透明、高效、廉洁。

(三)加强风险预控,完善安全监管手段

一是加强重点区域安全风险控制。加大对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和危险化学品、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把项目引进安全生产关。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不安全产能退出机制,从源头杜绝新的事故隐患。二是深入推进事故防范体系创新建设。以着力解决重点区域、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化事故防范体系创新试点建设,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事故防范措施。三是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诚信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推进力度,促进企业建立完善并持续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将各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纳入政府社会诚信体系,为协同监管提供基础信息。严格实施达标企业退出机制,倒逼企业持续改进。促进企业安全诚信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相融合,以标准化建设达标为基本条件,积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分类工作。探索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工作融合,创新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四是推动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促进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突出事故预防作用。形成政府监管、保险公司监督、企业自律的约束机制,促使企业深入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五是创新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推动我县安全生产网格纳入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把安全生产管理服务覆盖到村(居)和基层单位,确保安全监管全覆盖。

(四)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严格落实企业的隐患排查、整改、消除的主体责任。对事故隐患实行分级分类、闭环管理。深入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完成区域全覆盖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建设。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和综合整治,综合运用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暗查暗访、事故查处等各种监管执法检查手段和社会监督加强全方位监管。

1.危险化学品领域。推进重点区域风险预控管理。加强对危化品企业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危化品管理、危险工艺管理、重点部位关键区域管理和动火、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环节管理的安全符合性。深入推进化工工艺安全管理。持续抓好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加强流向登记管理,探索烟花爆竹零售管理新模式。

2.非煤矿山领域。严格矿山准入安全审查,促进矿山最低生产规模、最少服务年限等准入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露天矿山高陡边坡、采场外专项整治,地下矿山顶板控制、机械通风、提升系统专项整治。按照国家总局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淘汰设备工艺目录,强制淘汰落后设备工艺。继续推广落实中深孔爆破、机械液压破碎、非电起爆等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加强矿山安全技术培训,督促企业按要求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

3.道路交通领域。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大力推进公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强化治超源头管理。重点整治非法改装车辆、货物源头装载、营运驾驶员管理等关键环节。强化交通、公安治超联动机制,设立违法超载驾驶人“黑名单”。深化对校车、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大型运输车(工程车)的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客运驾驶员安全承诺工作。继续实施临水临崖安全设施完善工程、危险路段整治工程、危病桥隧修复改造工程,强化公路交通运输安全保障。

4.特种设备领域。探索推进不同设备差异化分类监管,推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特种设备安全“智慧监管”。全面开展特种设备分类分级监管,实行多形式的现场检查方式,增加检查频度,进一步加大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监察力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设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突出重大节假日、重要活动期间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加大重点隐患、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加强执法与监督相结合,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使用、检验、作业行为。加快城市电梯等特种设备重点领域应急处置平台和救援体系建设。

(五)加强应急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推进应急联动机制建设。以安全生产应急联动为重点,完善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应急救援队伍之间快速联动机制,健全市内地区间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立部门间安全生产应急资源和信息共享机制。二是加快应急响应平台建设。依托县应急指挥中心,推进县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平台,实现与各级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综合监管平台、视联网深度融合,提升平台功能,实现互联互通。三是推进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督促高危行业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以及具有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完善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鼓励工业园区、重点企业采取市场化方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探索实施政府购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服务。四是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深入开展各级政府、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完善应急预案演练制度,应急预案演练至少三年一次。加强政企预案衔接与联动,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备案率。五是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规范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做好企业先期处置,强化救援现场管理,确保安全有效施救,适时把握救援暂停和终止。强化应急处置信息的发布管理,引导各类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客观、公正报道事故信息。

(六)强化宣教培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一是强化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活动,丰富宣传内容,普及安全知识。推进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建设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场馆、基地等设施,强化警示教育,提高全民风险辨识、安全防护和自救互救能力。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提高信息公开工作依法、真实、及时、实效的水平。加强“双微”阵地建设,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创新,不断巩固和扩大安全生产宣传阵地建设。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培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定期组织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参加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积极开展安监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强化企业全员培训,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严格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

(七)强化职业卫生监管,创建健康作业环境

一是构建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综合监管体系。建立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考核,将职业安全健康相关主要指标纳入“平安建设”、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加快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机构、执法队伍、执法装备建设。二是促进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明晰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义务和责任,推进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落实。探索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职业病防治机制。三是强化对重点行业领域职业危害防控。以尘肺病防治为重点,加大对非煤矿山、化工等行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逐步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工艺、设备和材料,关闭粉尘危害严重、不具备职业病防治条件的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

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监管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现场执法与网络监控、全面检查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监管机制。

(二)严格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把安全生产目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完善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约谈、通报和考核奖惩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平安建设”考核对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推进、安全责任落实、事故问责的督促、推动作用,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失职追责”意识。严格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实行企业负责人重特大责任事故任职资格终身否决制度。

(三)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政策引导,督促企业提升地位、改善待遇等措施,整合安全生产人才资源,积极推进人才制度创新,加快培养安全生产亟需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公共安全和职业健康等各类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强县级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建设,加快安全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提高对安全生产的智力支持。大力发展安全生产职业技术教育,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亟需技能型人才。


历史规划(归档供查阅)

融安县安监局 “十三五”规划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7-11-27 16:23  作者:安监局

融安县安监局 “十三五”规划

安全生产关系全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法》,统筹“十三五”全县的安全生产工作,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创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提升安全生产社会治理能力,切实改善融安县的安全生产条件,根据省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融安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系统意识,积极查补短板,推进安全生产改革创新,推进社会共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为创建“全国宜居城市”, 推进融安绿色发展科学跨越创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规划目标

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生产经营活动死亡率三项指标持续下降,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到2020年,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可控,职业病危害预防取得明显进展,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三、主要任务与重大举措

(一)强化党政同责,严格落实安全责任

一是加强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围绕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目标,建立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分工和责任落实的机制,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整体工作布局之中,把安全生产指标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当中。二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建立完善各行业监管部门、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负责制,明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责任和行业管理部门直接监管责任,明确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三是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确保安全生产投入,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加强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转岗人员等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履职能力。

(二)坚持依法治安,完善安全执法体系

一是规范执法行为。建立行政执法行为制度约束机制,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强内部权力制约,突出抓好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强制权、事故调查权等权力事项的监督工作。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治安中的法治保障作用。二是加强执法保障能力建设。强化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量,确保执法人员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要求。推进执法机构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终端等执法装备的标准化建设。三是创新监管执法机制。以防范事故为目的、以行业领域(企业)安全风险程度为依据,建立完善分级分类的事中事后监管执法办法,实行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一体化监管执法。在一些监管职责交叉、界限不清的行业领域推行联合监管执法,建立完善部门间协同监管和联合治理惩戒机制,通过政府相关网站按时公布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确保安全生产执法工作透明、高效、廉洁。

(三)加强风险预控,完善安全监管手段

一是加强重点区域安全风险控制。加大对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和危险化学品、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把项目引进安全生产关。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不安全产能退出机制,从源头杜绝新的事故隐患。二是深入推进事故防范体系创新建设。以着力解决重点区域、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化事故防范体系创新试点建设,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事故防范措施。三是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诚信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推进力度,促进企业建立完善并持续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将各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纳入政府社会诚信体系,为协同监管提供基础信息。严格实施达标企业退出机制,倒逼企业持续改进。促进企业安全诚信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相融合,以标准化建设达标为基本条件,积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分类工作。探索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工作融合,创新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四是推动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促进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突出事故预防作用。形成政府监管、保险公司监督、企业自律的约束机制,促使企业深入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五是创新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推动我县安全生产网格纳入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把安全生产管理服务覆盖到村(居)和基层单位,确保安全监管全覆盖。

(四)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严格落实企业的隐患排查、整改、消除的主体责任。对事故隐患实行分级分类、闭环管理。深入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完成区域全覆盖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建设。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和综合整治,综合运用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暗查暗访、事故查处等各种监管执法检查手段和社会监督加强全方位监管。

1.危险化学品领域。推进重点区域风险预控管理。加强对危化品企业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危化品管理、危险工艺管理、重点部位关键区域管理和动火、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环节管理的安全符合性。深入推进化工工艺安全管理。持续抓好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加强流向登记管理,探索烟花爆竹零售管理新模式。

2.非煤矿山领域。严格矿山准入安全审查,促进矿山最低生产规模、最少服务年限等准入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露天矿山高陡边坡、采场外专项整治,地下矿山顶板控制、机械通风、提升系统专项整治。按照国家总局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淘汰设备工艺目录,强制淘汰落后设备工艺。继续推广落实中深孔爆破、机械液压破碎、非电起爆等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加强矿山安全技术培训,督促企业按要求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

3.道路交通领域。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大力推进公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强化治超源头管理。重点整治非法改装车辆、货物源头装载、营运驾驶员管理等关键环节。强化交通、公安治超联动机制,设立违法超载驾驶人“黑名单”。深化对校车、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大型运输车(工程车)的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客运驾驶员安全承诺工作。继续实施临水临崖安全设施完善工程、危险路段整治工程、危病桥隧修复改造工程,强化公路交通运输安全保障。

4.特种设备领域。探索推进不同设备差异化分类监管,推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特种设备安全“智慧监管”。全面开展特种设备分类分级监管,实行多形式的现场检查方式,增加检查频度,进一步加大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监察力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设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突出重大节假日、重要活动期间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加大重点隐患、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加强执法与监督相结合,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使用、检验、作业行为。加快城市电梯等特种设备重点领域应急处置平台和救援体系建设。

(五)加强应急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推进应急联动机制建设。以安全生产应急联动为重点,完善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应急救援队伍之间快速联动机制,健全市内地区间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立部门间安全生产应急资源和信息共享机制。二是加快应急响应平台建设。依托县应急指挥中心,推进县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平台,实现与各级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综合监管平台、视联网深度融合,提升平台功能,实现互联互通。三是推进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督促高危行业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以及具有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完善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鼓励工业园区、重点企业采取市场化方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探索实施政府购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服务。四是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深入开展各级政府、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完善应急预案演练制度,应急预案演练至少三年一次。加强政企预案衔接与联动,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备案率。五是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规范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做好企业先期处置,强化救援现场管理,确保安全有效施救,适时把握救援暂停和终止。强化应急处置信息的发布管理,引导各类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客观、公正报道事故信息。

(六)强化宣教培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一是强化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活动,丰富宣传内容,普及安全知识。推进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建设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场馆、基地等设施,强化警示教育,提高全民风险辨识、安全防护和自救互救能力。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提高信息公开工作依法、真实、及时、实效的水平。加强“双微”阵地建设,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创新,不断巩固和扩大安全生产宣传阵地建设。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培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定期组织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参加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积极开展安监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强化企业全员培训,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严格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

(七)强化职业卫生监管,创建健康作业环境

一是构建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综合监管体系。建立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考核,将职业安全健康相关主要指标纳入“平安建设”、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加快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机构、执法队伍、执法装备建设。二是促进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明晰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义务和责任,推进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落实。探索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职业病防治机制。三是强化对重点行业领域职业危害防控。以尘肺病防治为重点,加大对非煤矿山、化工等行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逐步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工艺、设备和材料,关闭粉尘危害严重、不具备职业病防治条件的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

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监管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现场执法与网络监控、全面检查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监管机制。

(二)严格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把安全生产目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完善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约谈、通报和考核奖惩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平安建设”考核对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推进、安全责任落实、事故问责的督促、推动作用,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失职追责”意识。严格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实行企业负责人重特大责任事故任职资格终身否决制度。

(三)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政策引导,督促企业提升地位、改善待遇等措施,整合安全生产人才资源,积极推进人才制度创新,加快培养安全生产亟需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公共安全和职业健康等各类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强县级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建设,加快安全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提高对安全生产的智力支持。大力发展安全生产职业技术教育,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亟需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