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是:
当前所在位置:

融安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 应急管理局  |   发布日期: 2025-02-10 10:25   

今年以来,融安县应急管理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紧抓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工作,立足辖区实际,不断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坚持不懈地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牢、抓好,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稳步前进,切实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现将2024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截至1130日,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含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7起,死亡6人,受伤2人,同比事故起数持平,死亡人数增加1人,受伤人数持平。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火灾事故。

1.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能。结合我县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特点,制定《2024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明确20个方面工作要点和各部门责任,为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指明方向。针对岁末年初和全国两会、清明节重要敏感时段特点,研究部署重点时段安全生产重点以及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局领导带头深入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检查指导。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紧盯非煤矿山、工贸、烟花爆竹、危险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聘请专家查隐患、找漏洞、开良方,组织开展了非煤矿山、木材加工企业、能源领域、烟花爆竹专项检查等,共督导检查企业141家次,发现各类问题隐患452处,整改387处。

3.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印发《全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明确“八大行动”24项重点内容,18个行业部门和单位各自细化治本攻坚行动内容,制定出台本系统、本单位子方案,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系统合力。组织召开全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布置会,解读全县方案,要求各乡镇、部门根据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一部署,突出排查整治高层建筑、居民自建房、城镇燃气、消防设施以及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隐患,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质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实现重大隐患事故动态清零。今年以来,组织各行业领域累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行动19次,培训人数3758人,部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531525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6条,已整改16条,行政处罚39次,罚款17.61万元。

4.严格安全生产执法。以安全生产非法违法类信访举报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对辖区内的工贸、非煤矿山、化工、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行业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察,巡查企业的安全生产动态,采取随机、明查暗访等方式,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结合春节、清明节等烟花爆竹销售旺季的特点,持续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3次,查处非法储存、销售烟花爆竹点48处,扣押烟花爆竹266.3件。有力规范烟花爆竹市场秩序,有效保障人民身命财产安全。2024年以来,共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16起,立案16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3份,结案13起,共处罚款245余万元。共接到群众来电来访举报及县政府热线办件12件,截至目前,共办结销案12件,举报奖励发放2次共计2000元,办结率达100%。

(二)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2024年以来,我县遭遇9次自然灾害,累计受灾人口10116人,紧急转移630人、转移安置安置38人,无人员伤亡;县应急指挥中心共接到森林火灾报警7起,卫星热点39个,森林火警、热点当日处置率100%,未发生森林火灾,协助查处违规用火行政案件4起,结案4起,处罚4人,处罚金额1200元。针对我县气候灾情特点,县应急管理局着重从灾前预防准备、灾中救援处置、灾后救援等方面抓好各项工作。

1.完善应急保障。一是制定并完善县乡村三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指导各乡镇、学校、企业开展各类自然灾害应急演练;二是进一步规范全县应急救灾物资采购、储备、调拨、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抢险救援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优化抢险力量布局实现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快速反应、协调联动形成县和各乡(镇)储备相互补充政府和商业储备相互结合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做到早谋划、早准备,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当前各乡(镇)、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物资储备编织袋7000多条,救生衣、救生圈1180多件,铁铲、锄头、十字镐1290多把,抽水机39台,照明设备200台,发电机26台,潜水泵77台,各种工程机械31台,车辆33部,皮划艇(冲锋舟)19艘及各种物资等一批。

2.加强隐患排查。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派出6个指导组开展汛前检查指导工作,并实行组长负责制,督促各乡(镇)及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关于做好2024年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排查行洪河道、水库(水电站)、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城乡易洪易涝区、汛期野外施工作业区、野生景点等防洪薄弱环节,督促各地建立隐患清单分析研判主要风险,逐条逐项限时整改。结合冬春森林火灾高风险的特点,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成立督导组对12个乡镇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督查,共出动车辆30台次,人员90人次,发现问题5个,已整改5个,劝阻制止教育野外违规用火1515人,有效遏制野外违规用火的蔓延势头。

3.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一是完成县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贯通与12个乡镇的指挥调度网络,初步建成县、乡两级应急指挥调度联动体系;二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2024年全县组建应急抢险队伍25954人,完善了县、乡(镇)、村(社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建设,不断强化全县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立县乡级森林消防队伍190人,以村为单位建立了巡山护林和群众性森林防灭火队伍1433000余人。在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中,勤抓队伍业务培训,长期坚持技能大练兵,连续5年在全市森林火灾扑救应急演练中蝉联冠军。抽调队伍骨干组成教导队到乡镇培训,并与乡镇半专业队伍进行战术配合训练,大幅度的提高了县乡两级队伍的应急联动战斗力。

4.强化应急救灾处置。一是做好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通过下发文件、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广大群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同时加强各职能部门会商调度,积极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减轻灾害损失;二是为农村居民购买综合民生保险,对自然灾害造成的人生及房屋安全提供保障;三是发挥灾害信息员网格体系上下联动作用,及时做好灾情统计及信息上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加快受灾群众灾后恢复重建资金补助落实进度。

5.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积极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进乡村、进校园活动,积极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增强人民群众森林防灭火意识。结合全国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周、国际防灾减灾日,深入各乡镇社区、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各相关部门多形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各类自然灾害的危害、避险自救及防范措施等科普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各种突发灾害的防范和处置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制建设不够完善。部门间合力不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议事协调机构组织体系不健全,领导、部门、企业的责任措施细化不够,各方面制度不健全,联防联动协调机制不完善。工作还缺乏系统化,创新思维亮点有待提升。

(二)应急队伍能力有待提升。监管执法力量薄弱,专业救援队伍不健全,社会救援力量少,业务知识能力不适应新形势需要。

(三)应急能力建设还需加强。信息化建设滞后,资金、设备、人员、阵地保障不到位,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空缺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应急实战经验不足,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待提升,对基层备战能力提升支持力度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安全应急委办统筹协调、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安委会实体化运行,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等机制。层层压实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以及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全力做好安全防范。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确保取得实效。针对当前生产经营活动和气候特点,突出事故易发多发的重点行业领域,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大安全执法力度,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

(三)不断提升应急能力。一是推动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对应急管理装备和运用水平,增强防治能力,应对自然灾害风险。二是统筹力量资源,推进应急管理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动员和保障能力。推动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救援,强化应急管理保障水平,提升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四)切实加强值守协调联动。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健全部门间的预报预警、协调联动机制和通报制度,广泛进行安全提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组织机构、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确保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自然灾害,救援力量和装备物资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应对、妥善处置。

                     融安县应急管理局

      2024124



×
×
年度计划

融安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应急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5-02-10 10:25 

今年以来,融安县应急管理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紧抓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工作,立足辖区实际,不断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坚持不懈地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牢、抓好,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稳步前进,切实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现将2024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截至1130日,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含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7起,死亡6人,受伤2人,同比事故起数持平,死亡人数增加1人,受伤人数持平。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火灾事故。

1.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能。结合我县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特点,制定《2024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明确20个方面工作要点和各部门责任,为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指明方向。针对岁末年初和全国两会、清明节重要敏感时段特点,研究部署重点时段安全生产重点以及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局领导带头深入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检查指导。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紧盯非煤矿山、工贸、烟花爆竹、危险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聘请专家查隐患、找漏洞、开良方,组织开展了非煤矿山、木材加工企业、能源领域、烟花爆竹专项检查等,共督导检查企业141家次,发现各类问题隐患452处,整改387处。

3.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印发《全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明确“八大行动”24项重点内容,18个行业部门和单位各自细化治本攻坚行动内容,制定出台本系统、本单位子方案,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系统合力。组织召开全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布置会,解读全县方案,要求各乡镇、部门根据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一部署,突出排查整治高层建筑、居民自建房、城镇燃气、消防设施以及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隐患,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质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实现重大隐患事故动态清零。今年以来,组织各行业领域累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行动19次,培训人数3758人,部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531525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6条,已整改16条,行政处罚39次,罚款17.61万元。

4.严格安全生产执法。以安全生产非法违法类信访举报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对辖区内的工贸、非煤矿山、化工、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行业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察,巡查企业的安全生产动态,采取随机、明查暗访等方式,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结合春节、清明节等烟花爆竹销售旺季的特点,持续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3次,查处非法储存、销售烟花爆竹点48处,扣押烟花爆竹266.3件。有力规范烟花爆竹市场秩序,有效保障人民身命财产安全。2024年以来,共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16起,立案16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3份,结案13起,共处罚款245余万元。共接到群众来电来访举报及县政府热线办件12件,截至目前,共办结销案12件,举报奖励发放2次共计2000元,办结率达100%。

(二)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2024年以来,我县遭遇9次自然灾害,累计受灾人口10116人,紧急转移630人、转移安置安置38人,无人员伤亡;县应急指挥中心共接到森林火灾报警7起,卫星热点39个,森林火警、热点当日处置率100%,未发生森林火灾,协助查处违规用火行政案件4起,结案4起,处罚4人,处罚金额1200元。针对我县气候灾情特点,县应急管理局着重从灾前预防准备、灾中救援处置、灾后救援等方面抓好各项工作。

1.完善应急保障。一是制定并完善县乡村三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指导各乡镇、学校、企业开展各类自然灾害应急演练;二是进一步规范全县应急救灾物资采购、储备、调拨、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抢险救援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优化抢险力量布局实现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快速反应、协调联动形成县和各乡(镇)储备相互补充政府和商业储备相互结合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做到早谋划、早准备,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当前各乡(镇)、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物资储备编织袋7000多条,救生衣、救生圈1180多件,铁铲、锄头、十字镐1290多把,抽水机39台,照明设备200台,发电机26台,潜水泵77台,各种工程机械31台,车辆33部,皮划艇(冲锋舟)19艘及各种物资等一批。

2.加强隐患排查。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派出6个指导组开展汛前检查指导工作,并实行组长负责制,督促各乡(镇)及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关于做好2024年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排查行洪河道、水库(水电站)、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城乡易洪易涝区、汛期野外施工作业区、野生景点等防洪薄弱环节,督促各地建立隐患清单分析研判主要风险,逐条逐项限时整改。结合冬春森林火灾高风险的特点,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成立督导组对12个乡镇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督查,共出动车辆30台次,人员90人次,发现问题5个,已整改5个,劝阻制止教育野外违规用火1515人,有效遏制野外违规用火的蔓延势头。

3.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一是完成县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贯通与12个乡镇的指挥调度网络,初步建成县、乡两级应急指挥调度联动体系;二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2024年全县组建应急抢险队伍25954人,完善了县、乡(镇)、村(社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建设,不断强化全县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立县乡级森林消防队伍190人,以村为单位建立了巡山护林和群众性森林防灭火队伍1433000余人。在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中,勤抓队伍业务培训,长期坚持技能大练兵,连续5年在全市森林火灾扑救应急演练中蝉联冠军。抽调队伍骨干组成教导队到乡镇培训,并与乡镇半专业队伍进行战术配合训练,大幅度的提高了县乡两级队伍的应急联动战斗力。

4.强化应急救灾处置。一是做好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通过下发文件、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广大群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同时加强各职能部门会商调度,积极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减轻灾害损失;二是为农村居民购买综合民生保险,对自然灾害造成的人生及房屋安全提供保障;三是发挥灾害信息员网格体系上下联动作用,及时做好灾情统计及信息上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加快受灾群众灾后恢复重建资金补助落实进度。

5.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积极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进乡村、进校园活动,积极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增强人民群众森林防灭火意识。结合全国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周、国际防灾减灾日,深入各乡镇社区、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各相关部门多形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各类自然灾害的危害、避险自救及防范措施等科普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各种突发灾害的防范和处置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制建设不够完善。部门间合力不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议事协调机构组织体系不健全,领导、部门、企业的责任措施细化不够,各方面制度不健全,联防联动协调机制不完善。工作还缺乏系统化,创新思维亮点有待提升。

(二)应急队伍能力有待提升。监管执法力量薄弱,专业救援队伍不健全,社会救援力量少,业务知识能力不适应新形势需要。

(三)应急能力建设还需加强。信息化建设滞后,资金、设备、人员、阵地保障不到位,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空缺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应急实战经验不足,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待提升,对基层备战能力提升支持力度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安全应急委办统筹协调、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安委会实体化运行,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等机制。层层压实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以及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全力做好安全防范。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确保取得实效。针对当前生产经营活动和气候特点,突出事故易发多发的重点行业领域,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大安全执法力度,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

(三)不断提升应急能力。一是推动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对应急管理装备和运用水平,增强防治能力,应对自然灾害风险。二是统筹力量资源,推进应急管理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动员和保障能力。推动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救援,强化应急管理保障水平,提升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四)切实加强值守协调联动。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健全部门间的预报预警、协调联动机制和通报制度,广泛进行安全提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组织机构、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确保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自然灾害,救援力量和装备物资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应对、妥善处置。

                     融安县应急管理局

      20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