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政发〔2024〕8号 关于印发《融安县东起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
公
东政发〔2024〕8号
关于印发《融安县东起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乡直各有关单位:
为更好落实防汛抗旱工作,现将《融安县东起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融安县东起乡人民政府
2024年3月27日
融安县东起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1.1 总则
1.1.1编制目的
(一)雨季即将到临,山丘区由于降雨量过大引发的河内河水暴涨,以及山洪爆发、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了应对汛期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为减轻干旱灾害,做到“防抗并举”,有计划、有准备地抵御干旱,科学抗旱,在现有工程设施的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干旱灾害而制定防御方案,旨在给各级政府领导实施抗旱工作决策指挥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预案制订的防旱抗旱对策、措施,供水调度计划,对各乡镇各部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制定和实施防汛抗旱预案,是防灾减灾的根本措施,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是十分必要的。
1.1.2 编制依据
(1)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6)经过批准的国家、自治区、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
(7)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等。
1.1.3 适用范围
本防御预案适用范围为东起乡辖区内所有汛期灾害,期限为3—5年。
1.1.4 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抢、防、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
(3)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 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2 基本情况
1.2.1 自然情况
1.2.1.1 河流分布
境内为荒漠化石山盘地区,四周高中间低,山间小盆地发育较全。主要河流明江河自北向南流经东起乡,还有安太河,青岭河,太蒙河等小河流,河流的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水文特点主要是流程短、河小,一遇暴雨往往会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造成山洪灾害。
1.2.1.2水文气象特性
境内年降雨量在1550-2500mm,年平均气温19.7°c,无霜期308天左右。区域内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份,6-7月份占全年总雨量的52%,每年大雨和暴雨从5月份开始,8月份结束,8月至10月份将于与量少,干旱发生的概率比较大。
境内耕地地质大部分属丘陵黑灰土壤和黄壤紫色土,为黑灰色泥质,风化岩、粉砂岩、石灰岩,加之山区、地势较为陡峭,是易发生滑坡的地带。
1.2.2 经济社会情况
1.2.2.1 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
东起乡位于融安县东南部,在209国道东面,北与浮石镇相邻,南与大良镇接壤,东与沙子乡交界,距县城42公里,总面积76平方公里。全乡四面环山,地形多为石山,呈盆地状。全乡辖5个行政村,40个自然屯,共2885户,10335人。有壮、苗、瑶、侗、仫佬等少数民族783人,其中有仫佬族人口210人,是全县唯一仫佬族聚居地,其中安太村良洞屯是融安少数民族仫佬族聚居的村屯。全乡人口分布,崖脚村3027人、红日村2925人、良村村2513人、长丰村1024人、安太村846人。
1.2.2.2 区域耕地面积及产业结构
耕地总面积9552.8亩(636.85公顷),森林覆盖率88.9%,其中水田面积7579亩。东起乡是一个农业乡镇,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目前正大力发展甘蔗、桑蚕、香杉、松树、金桔产业。其他主要经济作物有玉米、红薯、花生、黄豆、豌豆等,土特产主要有板栗、李子、沙田柚、桃子、柑子等。畜牧业主要以猪、牛、羊为主。境内蕴藏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矿、方解石等。东起乡以种植杉、松、油茶、果树、竹子为主。
1.2.2.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东起乡企业、个体及合作社共计205户。根据东起乡近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速度,预测到“十四五”末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为:总人口1.045万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0元。
1.2.3 历史灾害损失及成因
1.2.3.1历史灾害损失及灾害类型
东起乡属于山区乡,河流不大。据气象资料统计,东起乡每年平均有暴雨5次,大暴雨1-2次。暴雨多集中在4-7月,暴雨常引起山洪暴发,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近几年,因洪涝灾害造成全乡多处塌方,公路因洪水淹没被迫中断通行。据资料统计,几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按节气分为春旱、夏旱、秋旱三种,4、5月为春旱期,6~8月上旬为夏旱期,8月中旬~10月为秋旱期。按地域西南部、南部较为严重,北部、东北部次之。严重旱灾每隔8~9年一遇。据史料记载,从1925年到2005年80年的中,发生旱灾36次,其中重旱15次(解放前3次,解放后14次)。按旱灾量级别划分20~40天为小旱,41~60天为重旱,61天以上为大旱。罕见的是1956年,1961年,1963年,1966年,1969年,1970年,1988年,1990年,1991年,2003年,这些年份的8~10月降雨量都不足35㎜。其它轻旱22次。因此对防汛抗旱的系统研究和人们主动防灾、避灾意识要加强,建立防汛抗旱防治的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是十分迫切和必要。
1.2.3.2山洪灾害成因及特点
本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雨季风性特征明显,春夏交替之时,冷暖气团交缓,梅雨连绵,每年5—8月份,雨日多、强度大、时间长,常有暴雨和大暴雨的出现,加之东起乡地形地势的特点,山岭不高但陡,土质较为疏松,沟壑纵横连片,很容易产生山洪灾害。建国以来修建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工程老化,河、渠淤塞严重,河床抬高,泄洪流量减少。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全乡绝大部分天然林已被人工经济林所取代,以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致使水土保持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上述因素是东起乡产生山洪灾害的主要成因与特点。
1.2.4 汛期、旱期防御现状
(一)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防汛防治十分重视,为了抵御汛期造成的灾害,多年完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片区水利设施灌溉渠、排水沟。加大水土流失治理。这些项目的实施,为东起乡的防汛抗旱防御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但是,由于资金有限,未对境内部分山洪沟、滑坡进行治理。主要存在问题是:防御知识宣传力度不大,防御汛期灾害意识不强,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未建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东起乡已建成一批水利工程设施,为农业的旱涝保收,兴利除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些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运行多年,现已老化,许多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情况,蓄水能力大大降低,有几座小
(二)型水库实行空库运行,灌溉面积逐年减少,远达不到设计灌溉面积,农村人畜饮水已解决困难人数的饮用水量每人每天达30~60升,牲畜每头每天30升,这些工程多数采用泉水自流引水集中供水形式取水,少数采用电力提水解决取用水源。由于大多数人畜饮水工程已运行多年,维修改造任务繁重。有的水源枯竭,有的管道老化,有的管理不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我县的水旱灾害情况,我乡设有雨量站,负责旱情测报,建立了雨量、气温旱情报告制度。5月1日—9月30日实行日报、旬报和月报制度,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实行月报制度,定期分析旱情动态。
1.3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1.3.1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汛期期间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地质灾害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1.3.2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区域内河道较低,村民居住地地势比较高,山洪来时对居住、生活影响较大的且比较低洼的地区为危险区;其余地势比较宽阔且不易受到洪水威胁的村为防治区或者安全区。
1.4 组织指挥体系
1.4.1组织指挥机构
成立乡防汛抗旱指挥部(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与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相结合)。
第一指挥长:谭世波 乡党委书记
指 挥 长:唐益娥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指 挥 长:韦启杨 乡人大主席
韦灏垒 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成 员:周 胜 乡党委副书记
吴树成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张建新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梁日辉 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黄 挺 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吴柳珍 乡党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
韦 祎 乡党委委员、东起派出所教导员
龙吉亮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钟珍妮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李 丹 乡村振兴专责小组长、乡村建设综合
服务中心副主任
朱正科 乡民政办主任
张 斌 乡应急助理
陈兴杰 东起乡财政所所长
钟淑娇 东起乡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中心主任
毛世凡 东起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陈丰里 东起乡乡村振兴工作站站长
谢 健 东起乡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韦良文 东起乡林业站站长
符建斌 东起卫生院院长
钟治强 东起乡中心小学校长
龙大智 红日村民委员会主任
冉明才 良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覃小锋 崖脚村民委员会主任
廖绍范 长丰村民委员会主任
黄泰鑫 安太村民委员会主任
指挥部设在党政办公室,乡防汛办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办公室主任由应急助理张斌同志兼任。同时防汛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5个工作组,3个应急抢险队(每队至少8人,由乡政府干部、企事业职工组成)及1个应急医疗组,各行政村成立以村支书、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村“两委”干部,村小组长及在村青壮年为主体的抢险队,小村10人、大村20人。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1—3名信号发送员,并造花名册报送乡、县防御办备查。乡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责任人、工作人员均用移动通信(手机)联系。
(1)监测组
组 长:李 丹 乡专责小组长、乡村建设中心副主任
成 员:邓 璐 东起乡乡村建设中心工作人员
李义东 东起乡乡村建设中心工作人员
(2)信息组
组 长:钟珍妮 东起乡副乡长
成 员:陈兴杰 东起乡财政所所长
张 丹 东起乡党政办工作人员
(3)转移安置组
组 长:吴树成 东起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政法委员
成 员:韦 祎 乡党委委员、东起乡派出所教导员
龙政光 东起乡综治办副主任
秦培茹 东起乡司法所所长
毛世凡 东起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4)调度组
组 长:韦启杨 东起乡人大主席
成 员:李 丹 东起乡党政办主任
罗 伟 东起乡党政办副主任
(5)保障组
组 长:周 胜 东起乡党委副书记
成 员:朱正科 东起乡人大副主席、民政办主任
符健彬 东起乡卫生院副院长
陈兴杰 东起乡财政所所长
(6)应急抢险队
队 长兼第一组组长:韦灏垒 东起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组 员:陈融兴 张 斌 余法松 廖建安
第二组组长:黄 挺 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组 员:龙福安 罗立黎 毛世凡 余 奎 陈丰里
钟淑娇 钟治坚
第三组组长:龙吉亮 东起乡副乡长
组 员:李义东 龙政光 陈兴杰 杨华 罗家健
侯 琪 罗 伟
(7)应急医疗组
组 长:钟珍妮 东起乡副乡长
组 员:符健彬 东起卫生院组员若干名
1.4.2 具体工作职责和分工
一是监测组:负责监测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滑坡、干旱点移位信息。
二是信息组:负责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气象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干旱,水利工程险情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转移组:按照县、乡防指的命令及预报通知,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组织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安全转移,必要时可强制其转移,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并负责转移后群众、财产的清点和保护。
四是调度组:负责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
五是保障组:负责防汛后勤工作,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
六是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遵照指挥部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七是应急医疗组:负责受灾人员的医疗救治,受灾区域的消毒等。
1.5监测预警启动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设定
1.东起乡启动应急预案降雨量等级划分:以24小时降雨量或在规定时间内降雨量确定。见下表1.5-1(根据气象部门的降雨和预警标准)
表1.5-1 降雨和预警标准
24小时降雨量(mm) | 6小时降雨量 (mm) | 3小时降雨量 (mm) | 启动应急预案 级别 | 备注 |
50~99.9 | 50 |
| 暴雨 |
|
100~250 |
| 50 | 大暴雨 |
|
250以上 |
| 100 | 特大暴雨 |
|
按山区降雨特性,当降雨量达到暴雨级别时,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现象,由此,启动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为三个响应级别: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2.轻旱指标
当降雨量偏少2~4成,连续干旱20~40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30%以内,预计减产在1~2成时,为轻旱。
3.中旱指标
当降雨量偏少4~6成,土壤相对湿度低于41~50%,连续干旱
41~60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31~50%以内,预计减产在2~3成时,为中旱。
4.大旱指标
当降雨量偏少6~8成,土壤相对湿度下降为40~31%,连续干旱
61~80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51~80%以内,预计减产在3~5成时,为大旱。
1.5.1 暴雨级别响应
当降雨量预计达到暴雨级别时,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下,启动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同时乡党委书记、乡长靠前指挥,乡防汛指挥部成员处于临战状态。各村各单位通过微信群、电话向全乡发布预警信息;按《东起乡汛期灾害易受灾区责任表》对原排查的易受灾人员进行点对点通知。相关部门对出现的灾情、险情要立即上报,并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1.5.2 大暴雨级别响应
当降雨量预计达到大暴雨级别时,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下,启动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同时乡党委书记、乡长靠前指挥,乡防汛指挥部成员处于救灾状态。各村各单位通过微信群、电话向全乡发布预警信息;按《东起乡汛期灾害易受灾区责任表》对原排查的易受灾人员进行点对点通知,按预定方案转移到安全地带。相关部门对出现的灾情、险情要立即上报,并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1.5.3 特大暴雨级别响应
当降雨量预计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时,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下,启动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同时乡党委书记、乡长靠前指挥,乡防汛指挥部成员处于抢险救灾状态。按《东起乡山洪灾害易受灾区责任表》对原排查的易受灾人员进行点对点通知,按预定方案转移到安全地带。相关部门对出现的灾情、险情要立即上报,并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1.5.4 通讯
通信方式采用广播、电话、短信、喇叭、报警器、打锣、口哨等。
1.6 转移安置
当险情发生需要转移时需遵循原则:
(1)就地转移到安全地带,整村转移安置地点:乡政府大院、乡中心小学周围、乡老中心校周围;
(2)当因连续降雨发现河水水位上涨时,防汛抢险队员时刻注意险情,随时组织沿岸群众撤离,当河水涨至河岸时组织河岸冲积平原的群众撤离。
在组织人员转移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1)一般情况下乡、村山洪防御指挥部门负责人应到岗指挥;紧急情况时,乡防汛抗旱防御工作组领导班子应到岗指挥,严禁临阵缺岗。
(2)转移时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孕幼后一般人员的原则。信号发送和转移责任人必须最后离开灾害发生区,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所有灾民按预定路线迅速转移到临时安置点,灾后再对户安置。
1.7 保障措施
1.7.1 汛前检查
汛前,对辖区内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造册,并作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洪水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1.7.2 宣传教育及演练
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利用会议、广播、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
汛前,乡山洪防御工作组可采用实战演练的方法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与安置方案,做到出险时驾轻就熟,迅速避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1.7.3 信息上报
信息上报必须经乡指挥长审核后由信息组统一上报县指挥部。信息组要积极主动抓好信息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重要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并随时落实和登记处理结果。
1.7.4 防汛纪律
(1)严格执行防汛纪律。暴雨天气时 乡村干部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2)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①汛期各级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②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熟悉业务,及时处理日常事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上报和下达有关信息,不得推诿和拖延。
附:东起乡汛期灾害易受灾区责任表
东起乡汛期灾害易受灾区责任表 | ||||||||||||
序号 | 村 | 屯 | 户主姓名 | 人口(人) | 转移路线 | 转移地点 | 防汛责任人(村支书) | 电话号码 | 转移责任人 | 电话号码 | 观测员 | 预警员 |
1 | 良村 | 四兴 | 王道先 | 4 | 150M | 空地 | 冉明才 | 13737201231 | 梁文彦 | 13481959078 | 邓斌 | 莫绍强 |
2 | 良村 | 四兴 | 王强 | 4 | 150M | 空地 | ||||||
3 | 良村 | 四兴 | 陈波 | 6 | 150M | 空地 | ||||||
4 | 良村 | 四兴 | 王建 | 3 | 150M | 空地 | ||||||
5 | 良村 | 四兴 | 王治先 | 5 | 150M | 空地 | ||||||
6 | 良村 | 四兴 | 陈兵 | 4 | 150M | 空地 | ||||||
7 | 良村 | 四兴 | 陈国增 | 5 | 150M | 空地 | ||||||
8 | 良村 | 四兴 | 王永先 | 3 | 150M | 空地 | ||||||
9 | 良村 | 四兴 | 王任先 | 5 | 150M | 空地 | ||||||
10 | 良村 | 四兴 | 陈国健 | 2 | 150M | 空地 | ||||||
11 | 良村 | 四兴 | 陈国松 | 7 | 150M | 空地 | ||||||
12 | 良村 | 四兴 | 王继先 | 8 | 150M | 空地 | ||||||
13 | 良村 | 四兴 | 梁国伟 | 6 | 150M | 空地 | ||||||
14 | 良村 | 四兴 | 梁国斌 | 4 | 150M | 空地 | ||||||
15 | 良村 | 四兴 | 刘桂荣 | 4 | 150M | 空地 | ||||||
16 | 良村 | 四兴 | 陈望宽 | 5 | 150M | 空地 | ||||||
17 | 良村 | 四兴 | 王护先 | 3 | 150M | 空地 | ||||||
18 | 良村 | 四兴 | 王正军 | 7 | 150M | 空地 | ||||||
19 | 良村 | 四兴 | 王护雄 | 7 | 150M | 空地 | ||||||
20 | 良村 | 四兴 | 王学先 | 3 | 150M | 空地 | ||||||
21 | 良村 | 四兴 | 梁飞 | 7 | 150M | 空地 | ||||||
22 | 良村 | 四兴 | 梁国池 | 1 | 150M | 空地 | ||||||
23 | 良村 | 四兴 | 王正升 | 3 | 150M | 空地 | ||||||
24 | 良村 | 四兴 | 梁国宁 | 3 | 150M | 空地 | ||||||
25 | 良村 | 四兴 | 陈立坚 | 1 | 150M | 空地 | ||||||
26 | 良村 | 四兴 | 陈望安 | 2 | 150M | 空地 | ||||||
27 | 良村 | 四兴 | 王克明 | 4 | 150M | 空地 | ||||||
28 | 良村 | 四兴 | 王珍 | 4 | 150M | 空地 | ||||||
29 | 良村 | 四兴 | 梁国林 | 5 | 150M | 空地 | ||||||
30 | 良村 | 四兴 | 王桂仙 | 3 | 150M | 空地 | ||||||
31 | 良村 | 竹门 | 覃敬荣 | 6 | 50M | 地坪 | 冉明才 | 13737201231 | 温厚珍 | 18172156676 | 邓斌 | 覃圣达 |
32 | 良村 | 竹镜 | 覃永荣 | 2 | 100M | 篮球场 | ||||||
33 | 良村 | 竹镜 | 黄振军 | 5 | 100M | 篮球场 | ||||||
34 | 良村 | 良村 | 王顶先 | 4 | 50M | 篮球场 | ||||||
35 | 崖脚 | 崖脚 | 钟腾旭 | 7 | 250M | 原中心校 | 覃小锋 | 15278849653 | 钟世福 | 18276282498 | 朱腾满 | 钟经广 |
36 | 崖脚 | 崖脚 | 覃达荣 | 3 | 250M | 原中心校 | ||||||
37 | 崖脚 | 崖脚 | 覃土荣 | 2 | 250M | 原中心校 | ||||||
38 | 崖脚 | 崖脚 | 覃耀荣 | 1 | 250M | 原中心校 | ||||||
39 | 崖脚 | 崖脚 | 覃进荣 | 2 | 250M | 原中心校 | ||||||
40 | 崖脚 | 崖脚 | 王恩宽 | 2 | 250M | 原中心校 | ||||||
41 | 崖脚 | 崖脚 | 谢学济 | 2 | 250M | 原中心校 | ||||||
42 | 崖脚 | 崖脚 | 谢学让 | 3 | 250M | 原中心校 | ||||||
43 | 崖脚 | 崖脚 | 赵福礼 | 3 | 250M | 原中心校 | ||||||
44 | 崖脚 | 崖脚 | 钟经辉 | 5 | 250M | 原中心校 | ||||||
45 | 崖脚 | 崖脚 | 钟腾盛 | 3 | 250M | 原中心校 | ||||||
46 | 崖脚 | 崖脚 | 罗荣爱 | 6 | 250M | 原中心校 | ||||||
47 | 崖脚 | 崖脚 | 赵禄军 | 6 | 250M | 原中心校 | ||||||
48 | 崖脚 | 东乡街 | 龙保旺 | 2 | 50M | 幼儿园 | 覃圣安 | 13633006059 | 廖芳莉 | 覃任才 | ||
49 | 崖脚 | 东乡街 | 阳显文 | 2 | 50M | 幼儿园 | ||||||
50 | 崖脚 | 东乡街 | 覃记兰 | 2 | 50M | 幼儿园 | ||||||
51 | 崖脚 | 东乡街 | 阳显雄 | 1 | 50M | 幼儿园 | ||||||
52 | 崖脚 | 东乡街 | 覃任才 | 3 | 50M | 幼儿园 | ||||||
53 | 崖脚 | 东乡街 | 谭显明 | 3 | 50M | 幼儿园 | ||||||
54 | 崖脚 | 东乡街 | 谭革勇 | 4 | 50M | 幼儿园 | ||||||
55 | 崖脚 | 东乡街 | 罗德清 | 2 | 50M | 幼儿园 | ||||||
56 | 崖脚 | 东乡街 | 邓小连 | 1 | 50M | 幼儿园 | ||||||
57 | 崖脚 | 东乡街 | 阳显才 | 6 | 50M | 幼儿园 | ||||||
58 | 崖脚 | 东乡街 | 吕福安 | 2 | 50M | 幼儿园 | ||||||
59 | 崖脚 | 东乡街 | 覃文隆 | 5 | 50M | 幼儿园 | ||||||
60 | 崖脚 | 东乡街 | 温立和 | 4 | 50M | 幼儿园 | ||||||
61 | 崖脚 | 东乡街 | 吕必升 | 4 | 50M | 幼儿园 | ||||||
62 | 崖脚 | 东乡街 | 吕必明 | 1 | 50M | 幼儿园 | ||||||
63 | 崖脚 | 东乡街 | 吕必良 | 1 | 50M | 幼儿园 | ||||||
64 | 崖脚 | 东乡街 | 阳承林 | 2 | 50M | 幼儿园 | ||||||
65 | 崖脚 | 东乡街 | 龙保盛 | 5 | 50M | 幼儿园 | ||||||
66 | 崖脚 | 东乡街 | 罗有福 | 3 | 50M | 幼儿园 | ||||||
67 | 崖脚 | 东乡街 | 罗泽平 | 2 | 50M | 幼儿园 | ||||||
68 | 崖脚 | 东乡街 | 龙谏荣 | 3 | 50M | 幼儿园 | ||||||
69 | 崖脚 | 东乡街 | 龙荣光 | 3 | 50M | 幼儿园 | ||||||
70 | 崖脚 | 东乡街 | 谭勇强 | 1 | 50M | 幼儿园 | ||||||
71 | 崖脚 | 东乡街 | 温立荣 | 1 | 50M | 幼儿园 | ||||||
72 | 崖脚 | 东乡街 | 覃旺才 | 4 | 50M | 幼儿园 | ||||||
73 | 崖脚 | 东乡街 | 覃宏雁 | 2 | 50M | 幼儿园 | ||||||
74 | 崖脚 | 东乡街 | 覃宏云 | 3 | 50M | 幼儿园 | ||||||
75 | 崖脚 | 东乡街 | 覃大文 | 3 | 50M | 幼儿园 | ||||||
76 | 崖脚 | 东乡街 | 覃大安 | 4 | 50M | 幼儿园 | ||||||
77 | 崖脚 | 东乡街 | 蓝龙 | 5 | 50M | 幼儿园 | ||||||
78 | 崖脚 | 东乡街 | 龙荣明 | 6 | 50M | 幼儿园 | ||||||
79 | 崖脚 | 东乡街 | 覃韦付 | 4 | 50M | 幼儿园 | ||||||
80 | 崖脚 | 东乡街 | 谭显辉 | 2 | 50M | 幼儿园 | ||||||
81 | 崖脚 | 东乡街 | 谭勇娟 | 3 | 50M | 幼儿园 | ||||||
82 | 崖脚 | 东乡街 | 吕必进 | 3 | 50M | 幼儿园 | ||||||
83 | 崖脚 | 东乡街 | 吕必用 | 3 | 50M | 幼儿园 | ||||||
84 | 崖脚 | 东乡街 | 谭显光 | 2 | 50M | 幼儿园 | ||||||
85 | 崖脚 | 东乡街 | 周海连 | 2 | 50M | 幼儿园 | ||||||
86 | 崖脚 | 东乡街 | 龙玉连 | 1 | 50M | 幼儿园 | ||||||
87 | 崖脚 | 东乡街 | 覃宏清 | 6 | 50M | 幼儿园 | ||||||
88 | 崖脚 | 东乡街 | 莫仕洲 | 2 | 50M | 幼儿园 | ||||||
89 | 崖脚 | 塘头坡 | 伍亮荣 | 3 | 100M | 操场 | 覃小锋 | 15278849653 | 覃双 | 13617829216 | 覃德才 | 曾柳青 |
90 | 崖脚 | 塘头坡 | 伍代祥 | 1 | 100M | 操场 | ||||||
91 | 崖脚 | 塘头坡 | 伍荣昌 | 6 | 100M | 操场 | ||||||
92 | 红日 | 下樟 | 谢路星 | 5 | 150M | 小广场 | 龙大智 | 13597145912 | 李耕林 | 13978285860 | 刘育祥 | 吕绍林 |
93 | 红日 | 东皇 | 龙方良 | 3 | 100M | 祠堂 | 龙大飞 | 15278849897 | 李宽朝 | 龙政光 | ||
94 | 红日 | 东皇 | 龙昌让 | 6 | 100M | 祠堂 | ||||||
95 | 红日 | 东皇 | 龙昌亮 | 4 | 100M | 祠堂 | ||||||
96 | 安太 | 苦竹 | 朱韦进 | 5 | 50M | 地坪 | 黄泰鑫 | 15177261766 | 吴丽明 | 13457286131 | 罗起祥 | 罗召平 |
97 | 长丰 | 下昌洞 | 唐明武 | 3 | 100 | 钢架棚 | 廖绍范 | 13977254083 | 黄起娇 | 18277296378 | 唐明武 | 黄起娇 |
98 | 长丰 | 下昌洞 | 唐明改 | 2 | 100 | 钢架棚 | ||||||
99 | 长丰 | 下昌洞 | 唐明文 | 1 | 100 | 钢架棚 | ||||||
100 | 长丰 | 下昌洞 | 唐明德 | 3 | 100 | 钢架棚 | ||||||
101 | 长丰 | 下昌洞 | 唐明安 | 6 | 100 | 钢架棚 |
东起乡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27日印发